高波简介

新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院长

新疆全景旅游规划研究院 院长

中国文物学会 会员

新疆旅游学会 理事

新疆文史研究馆 研究员

新疆旅游学会2014年度先进个人


新疆游牧民族概述

作者:高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7

游牧和农耕是两种古老的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同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在狩猎活动中逐步懂得了动物驯养并形成原始畜牧业。畜牧业发达后,为了解决牲畜与草场、人与自然的矛盾,便形成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目前,我国游牧民族主要有北方草原的蒙古族,青藏高原的藏族,新疆山地草场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以及部分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塔尔族等,还有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裕固族,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达斡尔、鄂温克族等。

新疆历来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纵横驰骋的舞台,也是我国游牧民族主要聚居地区之一。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以及部分乌兹别克和塔塔尔等少数民族是境内传统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从古至今以逐水草而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

一.新疆古代游牧民族

新疆幅员辽阔,草场广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游牧民族的先祖-塞种、月氏、匈奴、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康居、奄蔡等古代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纵横驰骋的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讲,新疆的历史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交往、纷争、融合、统一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据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6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新疆的先民以从事狩猎、游牧、采集为主。距今3000年左右(商、周时期),新疆的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疆广大地区仍然是“逐水草而居”,以游牧为主,兼营狩猎的生产方式,而天山以东、以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副的经济形式,随着种植业的发展,部分居民已开始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距今3000~1800年左右(战国、秦汉时期),新疆北部伊犁河流域以及伊赛克湖、纳伦河流域,是塞种、大月氏、乌孙等游牧民族争相活动之地,而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上游南至巴里坤、天山北麓的广阔地带,则是匈奴、呼揭、丁零、坚昆、鲜卑等游牧民族活动的场所。在昆仑山及喀喇昆仑山至帕米尔高原一带,则有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等游牧部落活动。2世纪下半叶,鲜卑进入西域,活动于天山一带;4~6世纪(魏晋时期),活动于蒙古高原的柔软、高车等游牧部族向西域扩张,势力较为强大的柔软在天山以北称霸一时;6世纪中叶突厥势力崛起于金山以南,迅速扩展至西域和漠北地区,在天山以北的广袤草原上建立了突厥汗国;7~9世纪中叶(隋唐时期),突厥、铁勒、康居、葛逻禄、沙陀、白服、坚昆等游牧部族大多生活在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过着“虽迁徙无常,而各有所地”的游牧生活。841年回鹘(维吾尔)民族中心转移到新疆,逐步成为新疆的主体民族;10~12世纪(五代、宋辽金时期)葛逻禄、样磨、回鹘等操突厥语的游牧民族在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河中地区及新疆的西部,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西迁的回鹘(维吾尔)与当地其他民族一起还建立了于阗国、龟兹国、高昌国等。回鹘作为游牧民族直至10世纪下半叶仍然在大规模经营畜牧业。进入绿洲农业区后由于生存条件的改变,尤其受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逐步转为以农为主兼营牧业的定居民族。1124年契丹进入西域,建立了西辽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在西域兴起。13~18世纪中叶(元明清时期),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迅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震撼世界的蒙古帝国,新疆各游牧民族成为多民族国家的成员。随后数百年间,部分分布在南北疆农区的蒙古游牧部族逐步转化为农耕,并与当地民族融合,另一部分则继续过着游牧生活。15世纪20年代前后,瓦刺人进入新疆。16世纪后是新疆各现代民族的形成时期,新疆近代游牧民族-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的雏形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由突厥、蒙古、乌孙、克烈、乃蛮等游牧部族融合成现在的哈萨克族;由伏尔加河流域返回祖国的土尔扈特人与部分和硕特蒙古人为主形成了新疆现在的蒙古族;历史上被称为坚昆、纥骨、黠戛斯、乞儿吉思等游牧部族演变为今天的柯尔克孜族;生活中蒲犁、竭盘陀、色勒库尔等地的游牧部族形成了今天的新疆塔吉克族。

二.新疆现代游牧民族

1.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游牧文化色彩,是我国人口逾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2003年人口135.21万,占全疆总人口的7﹪,占新疆4个游牧民族(指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总人口的77.99﹪,是全疆人口最多的游牧民族。新疆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昌吉、乌鲁木齐和哈密等地。以经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还从事狩猎、农业、手工业和商贸业。

1949年以前,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十几或二十几户组成的阿吾勒。每个阿吾勒都有自己共同的居住地和游牧地。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族传统的社会组织和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各级地方行政组织及机构的建立和定居步伐加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多数人口实现了定居、半定居,逐步在告别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2.柯尔克孜族

新疆传统游牧民族之一。2003年总人口为17.37万人,占新疆传统游牧民族总人口的10.02﹪。主要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在伊犁、塔城、喀什、阿克苏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他们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等。新中国成立以前,柯尔克孜族是氏族部落组织形式,经济发展缓慢,停滞在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状态,农业设施和工业基本上是空白,手工业也不发达。1954年成立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游牧民基本上结束了传统的游牧生活,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

3.蒙古族

新疆主要游牧民族之一。2003年人口16.69万人,占新疆游牧民族总人口的9.63﹪。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及塔城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哈密、昌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也有零星分布。蒙古族千百年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以从事畜牧业为主,还兼营狩猎、农业、手工业等。1771年游牧在伏尔加河畔的土尔扈特人东归,清朝政府把他们分别安置在和静、博尔塔拉、和布克赛尔及乌苏等地,形成了今天蒙古族新疆分布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蒙古族从事种植业和其它经济事业的人口逐渐增多,但仍以经营畜牧业为主。近年来,蒙古族牧民定居发展很快,生产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4.塔吉克族

新疆传统游牧民族之一。2003年有人口4.9万人,占新疆游牧民族总人口的2.36﹪。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手工业、商贸业等。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在阿克陶、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也有零星分布。塔吉克族自古以来就生息在塔什库尔干一带,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生活。1954年在塔吉克族聚居的原蒲犁县成立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50多年来,塔吉克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除上述4个传统游牧民族外,维吾尔族(古代的回鹘)原本是北方草原上的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自9世纪中叶迁徙等西域后,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在原有的绿洲农耕民族的影响下,开始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逐渐转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结束了游牧生活。不过至今仍有一部分维吾尔人以游牧为主,生活在天山南坡西段、昆仑山东段和塔里木盆地各河流域沿岸及草湖地区。

三.游牧民族的生产特性

1.游移性

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最基本的特征是逐水草而居,凭借天然草料资源进行畜群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一种建立在对天然牧场适应性利用基础上的生产经营方式。牲畜需根据气候、降雪、水源以及牧草生长季节性的周期变化而迁徙。哈萨克族谚语“开春羊赶雪,入冬雪赶羊”形象地概括了游牧民族四季迁徙的原因。这种生产方式不重视长期固定的生产与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短期行为突出。逐水草而居,人随牲畜移动,以放牧为活动中心,哪里有水草,牲畜就到了哪里,人的自主性要服从于畜群的生存需要,人自身发展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降到第二位。在游牧条件下,游牧民居家简陋,原始生活气息浓厚。

2.单一性

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比较,畜牧业内部分工和商品交换虽然出现较早,但产业分化不明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游牧民族都兼营过种植业,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种植业并未获得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始终要依靠与农耕民族的交换。虽然古代的“草原丝绸之路”一度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干线,使某些古代游牧民族曾表现出某种“商业性格”,开展了原始的贸易活动,但未能长期延续。游牧经济结构基本为单一的畜牧业,种植业、手工业、商贸业等很落后,几乎都以畜牧业作为唯一产业,很少干别的行业。

3.脆弱性

传统游牧民族是以人、牲畜和草场三者构成生产生活方式,这种产业结构本身存在很大的脆弱性。畜牧业是游牧经济的主体,其特点之一就是在财富的积累方面存在不稳定性,这是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的重要区别。游牧民族大都以牲畜作为财富的象征,而牲畜却是有生命的“活物”,属于动产,很容易在自然灾害或生态系统破坏中大批死亡,造成游牧经济的突然崩溃。这也是游牧民族在历史上“骤兴骤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逐水草而居,终年长途跋涉,给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夏牧场与冬牧场之间南北相距400450公里,牧民实际迁徙路程约八九百公里,一年中搬家多达90100次。搬迁路途之远,频率之高居全疆乃至全国之首。

四.游牧文化的特性

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游牧文化为活性元素,不断激励中华文明的发展使之完善,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曾间断。

农耕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根源是以农为本,守土为业,并且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这种守的心理的重要标志就是“墙”:院有院墙,城有城墙,宫有宫墙,即使整个国家也用墙来防御。守使农耕文化进入了一种封闭、相互隔绝的状态,塑造了农耕人口本分、诚实、质朴,以及勤俭耐劳的性格特征。

游牧文化,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发展到现在,只有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游牧文化的原始心理是游走和扩张。“游”与“守”,构成了游牧文化心理与农耕文化心理的巨大反差。游即逐水草而居,随季节而走。毡房、马背、奶茶、皮革、牧歌构成了游牧文化的图景。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反差比较:

1、以守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呈内向、聚敛型的特征,而以游为核心的游牧文化心理则呈外向、扩散型的特征;

2、农民追求稳定的生存方式,而牧民则渴望变动不居的生存方式;

3、农耕的文化个性表现出本分、务实、含蓄,注重现实生存的特点,而游牧的文化个性则表现出浪漫、豪放、率真的特点。

4、农耕文化多呈守成、保守心态,而游牧文化则多冒险、扩张心态;

5、在对待财富的态度上,农耕文化习惯聚而敛之,积少成多,而游牧文化则习惯于掳掠财富,并且掠而不聚。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