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积极关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作者:新疆农业信息网    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9-01-14

 2018年12月28-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研究落实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12月30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18年工作,部署2019年重点任务。对此,舆论予以高度关注。截至2019年1月2日14时,1421家新闻媒体发布相关报道6193篇,客户端2457篇,论坛、博客614篇,微信3089篇,微博740条。“新华社”“中国政府网”等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等,阅读量均突破10万次。
     一、新闻媒体关注情况
     从媒体报道情况看,《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会议内容予以报道。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三农》《第一时间》《中国新闻》《经济信息联播》《央视财经评论》等栏目对会议情况予以播报;重庆、山东、陕西、山西、河南、云南等省市的地方《新闻联播》栏目播报了各省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有关情况。此外,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台湾《旺报》、加拿大《华侨时报》等境外媒体也予以关注。从媒体关注特点看,主流媒体推动引领舆论走向的特征明显。30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分别发表评论员文章和社论,引发媒体积极转载,将舆情推向峰值。业内专家解读分析政策角度多样化。专家学者围绕土地改革、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粮食安全等多个方面解读会议精神,被媒体“划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新闻舆情走势图


     媒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三农工作‘硬任务’,习近平这样指导部署”“习近平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等语句广泛出现在报道标题中。舆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既有战略方向性,也有策略目标性,是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的发令枪,是明确方向、持续发力的冲锋号,是今后一段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再提“农民安全感”,舆论表示,农民安全感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没有社会的安全感,农民就不得不“逃离”乡村,回乡创业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经济的安全感,幸福就失去了基础;没有社会保障的安全,消费升级就无从谈起。
     (二)关注会议的积极意义。舆论称,中央开了一个事关亿万农民的重磅会议,超给力!三个数字给亿万人满满的幸福。新华社12月29日评论《落实“三农”硬任务 走好乡村振兴路》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明后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分析形势问题,部署工作重点,为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经济日报》12月30日文章《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是事关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为做好明后两年“三农”工作确定了基调,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是推进“三农”事业的响鼓重槌。
     (三)关注农业农村部对会议精神的落实。3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会议提出的关于2019年“三农”工作的五件大事、要事、急事、难事引发媒体积极报道。同日,韩长赋部长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接受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媒体专访。韩部长概括的做好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四个紧紧围绕”“五项硬任务”等成为媒体报道的热门标题。
     二、专家学者关注情况
     会议引发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热议,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关注2018年农业农村工作成就。专家表示,我国改革是从农村拉开序幕的,对农村改革作出新部署既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纪念,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继续增添新动力。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2018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农业农村继续保持良好的形势,成就取得来之不易,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围绕乡村振兴展开热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认为,2018年已经对乡村振兴做了一年的部署,2019年要对各地进行试点总结,然后在各方面有序展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叶兴庆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使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成为中国内需增长的有力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认为,要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融合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的挑战,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支撑。
     (三)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叶兴庆说,今后农村改革的主线依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土地制度既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也关系到农民进城、工商资本下乡,还关系到农村金融,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农村各方面改革的“牛鼻子”。李国祥认为,在守住底线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作用,有助于集约节约使用农村土地,提高农地配置效率,打破农地要素瓶颈制约,激活乡村振兴其他资源要素,促进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
     (四)关注粮食安全战略的转型与改革。朱信凯表示,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自立、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要在确保粮食产量不下滑、结构更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同时,不断完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政策体系。叶兴庆表示,虽然近几年中国粮食连年丰收,但不能盲目乐观,长远看粮食生产仍面临较大压力,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根弦。李国祥认为,会议强调抓好粮食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库存也降到了合理水平。但如果不及时进行生产调整,玉米供需关系可能会出现逆转现象。
     (五)肯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意义。李国祥表示,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对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至关重要,且和农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时代赋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
     (六)关注脱贫攻坚。郑风田认为,会议的召开定调了2019年“三农”工作。第一是脱贫问题,因为精准扶贫最后两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深度贫困地区,也是2019年整个“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守英表示,精准扶贫工作基本要在2019年“收口”,落实脱贫的硬指标是2019年“三农”的主要工作。河南绿色中原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宋丰强表示,在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脱贫攻坚战,方法尤为关键。要注重在精神上扶志,增强农民致富信心和决心;在能力上扶技,提高致富的素质和本领;在经济上扶业,拓展致富的途径和空间。
     (七)关注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李国祥说,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从农民主体的视角突出强调了农民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将农民以成为农场主或加入农民合作社的方式纳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格局中。郑风田表示,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体现,市场需求的优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等需要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八)为农业农村发展建言献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孔祥智认为,要在资金分配、公共投资和政策制定上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国强表示,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关键是建立政策支撑体系,核心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使资金和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和投资主体积极参与。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合光说,要统筹安排好各项硬任务,建立稳妥有序推进的激励督导机制,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责任到位、激励相容、部署妥当、督导有力。把能干的队伍部署到完成硬任务的第一线,突破硬任务的核心难点;以财政资金为引领,发挥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合理匹配项目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