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记者蹲点】昔日泥裹脚,今日聚宝盆——西吉尔蝶变记
作者:盖有军、杨淑花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22
过去的西吉尔镇是“贫穷”和“封闭”的代名词。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走不出大山的村民守着青山绿水过苦日子,步步泥裹脚,环境脏乱差,经济不发展,村民没出路。
如今的西吉尔镇,柏油公路沿着悠长的水磨河延伸到大山深处的村民家门口;路两侧,一排排整齐的拔廊房古色古香,遍地开花的农家乐各具特色;河中央,高耸的水磨雕塑,给山村增添了无限神韵。
还是那片村落,但不同的是,因为旅游业的兴起,曾经的穷乡僻壤实现蝶变。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杨淑花报道)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的春色,在泥土和谷物的清香中晕染开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3月15日,记者走进水磨沟村百年水磨旁的“水磨人家”民宿客栈。白雪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山峦,古朴的拔廊房廊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棒和红艳艳的辣椒,窗台上的三角梅开得正旺,出门见景,开窗见山,好一座“山景屋”。
1 从贫穷封闭到美丽宜居
“游客把我们这里称作水磨故乡,客人来了不仅有看的、吃的、玩的,还有购的,这在过去是万万不敢想的。”说话间,“水磨人家”女主人陈晓兰的手机响了,是乌鲁木齐的游客要订购当地的水磨面粉。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陈晓兰说,在过去,“贫穷”和“封闭”是西吉尔镇的代名词。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走不出大山的村民守着青山绿水过苦日子,步步泥裹脚,环境脏乱差,经济不发展,村民没出路。当年有歌谣这样唱道:“有女不嫁西吉尔,山高路远地不平,一年四季洋芋蛋……”
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柏油公路沿着悠长的水磨河延伸到大山深处的村民家门口;路两侧,一排排整齐的拔廊房古色古香,遍地开花的农家乐各具特色;河中央,高耸的水磨雕塑,给山村增添了无限神韵。
西吉尔镇党委书记师燕群介绍,西吉尔镇有“五沟一河一泉”(水磨沟、庙尔沟、牛头沟、芦草沟、高家沟、水磨河和月牙泉),美丽的水磨河贯穿境内,南部山区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每年夏天和秋天漫山的桦树是一道独特的景观。水磨沟村和屯庄子村更有着历史和文化渊源,水磨沟村曾以水磨遍布全沟而得名。如今,这里已被打造成为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村落。
2 吃上“旅游饭”念起“致富经”
“我们以创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为契机,依托原生态的青山绿水和独特文化资源,打响水磨古镇、中国传统村落、水磨河避暑休闲度假区、水磨民俗文化四张名片,大力发展富民强镇的乡村旅游产业,曾经的穷乡僻壤蝶变成金山银山。”师燕群介绍。
以山水生态为载体,以本土文化为灵魂,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搭乘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车,西吉尔镇成为木垒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域。
镇上先后投入1.1亿元,建设了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改造村容村貌,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主干道上安装了路灯,整个村镇的“颜值”和“内涵”得到了提升,慕名而来的疆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旺季时,常常一房难求。在优美古朴的村庄里,西吉尔镇的村民们端起了旅游“金饭碗”,念起了“致富经”。
陈晓兰夫妇借助百年水磨旁的地理优势,用家里的拔廊房开办了“水磨人家”民宿客栈,每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同时,她家的土鸡、旱地面粉、胡麻油、土豆粉条等特色农副产品也成了热销品。开办民宿客栈在村里热了起来,村民们还纷纷经营特色餐饮,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
“现在游客多了,出售土特产品很方便,我们沾了发展旅游的光,吃上了旅游的饭。”经营着“三妯娌”农家特产面食的陈世萍说。
3 弘扬传统民俗 聚集旅游人气
每逢农历节气,西吉尔镇都要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恢复优秀传统民俗活动,提高了旅游知名度,聚集了旅游人气。惊蛰烙鸡蛋饼、端午吃粽子、中秋献月拜月……每到节庆,都是村里农家乐最忙的日子,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西吉尔镇在各村串点成线打造旅游元素,在西吉尔村打造万亩“农旅融合”农业产业园区,辐射带动村民进行彩色种植,培植绘画、摄影采风创作基地;在屯庄子村打造水磨游园、烧烤长廊等。同时,扶持村民重拾制作山粮糜子酒、水磨面粉、手工挂面等传统技艺,推出“鑫盛”小杂粮礼盒、“五朵金花”、“三妯娌”等木垒地域特色旅游产品,村民的农副土特产品有了“名片”并热销起来。
还是那片村落,但不同的是,因为旅游业的兴起,曾经的穷乡僻壤实现蝶变。去年,西吉尔镇接待游客11.8万余人次,过夜游客3.5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153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