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激发经济发展潜力

作者:孔德晨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9-05-14

     从第一座冬暖式蔬菜大棚落户,到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地,再到三产融合发展、城乡一体百姓富足……山东省寿光市书写出农业产业化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密码”,“长出”了全国有名的“寿光模式”。图为寿光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工作人员带领观众参观新型农业智慧大棚。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协调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速。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将进入成熟期。专家指出,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在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激发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农村消费成扩大内需亮点
     今年一季度,农村消费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3525元,同比增长6.8%,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388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超过城镇1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新亮点。
     乡村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可小觑的力量。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今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年内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超过2.8亿人,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他们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的同时,也给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指出,中国有近14亿人的大市场,大市场里面有很大一块现在正在激活、还远远没有达到发挥它潜力的市场,就是农村这块市场。“未来我们大约会有一亿或两亿人,要从乡村这个空间转移到城镇这个空间,会为我们国家的投资消费带来巨大的增长支撑。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农村
     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也面临着种种实际困难。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周南指出,当前中国乡村产业相对薄弱、城乡之间的产业发展差距较大。“未来的乡村经济应该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等为补充的多元化经济。”周南说。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关键要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意见指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依托“互联网+”和“双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变,健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机制,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政策,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实现城乡的产业融合发展还要注意因地制宜。周南指出,不是所有的乡村每一寸土地上都适合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不同情况,意见提出了五种新农村建设蓝图:一是把特色小镇作为城乡要素融合的重要载体,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二是把农业园区作为重要的平台,优化提升各类农业园区;三是完善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功能,让它承接一定的产业和公共服务;四是探索美丽乡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式,盘活用好乡村的资源资产;五是创建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
     城乡融合关键要靠城带乡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拓展发展空间的一个强劲动力。国家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司长陈亚军表示,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在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大市场相对接,能够释放出可观的改革红利,也能够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处在城镇化较快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农民进城还是大趋势,但也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陈亚军指出,要顺应城镇化大趋势,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工商资本入乡发展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工商资本下乡带去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带去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模式以及人才。”周南表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入乡发展一方面要优化乡村基层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稳定政策预期,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设立必要的防火墙,不能富了老板、丢了老乡,守住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守住农民权益不受损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