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线视角:扶贫是锤炼作风的考场

作者:刘鑫焱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农村网    发布时间:2019-08-23

  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
  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是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应有态度。严格贯彻精准方略,认真整改问题,提高脱贫质量,是破解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必然要求。
  一名身有残疾的贫困户,因社保兜底政策脱贫,而贫困户自己却心有“不甘”:如果有适当的劳动机会、条件,他还是希望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脱贫致富。扶贫干部在入户调研中发现的这个事例,说明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往往千差万别,机械套用兜底政策,与精准扶贫的要求不符,简单的“一刀切”也容易消磨被帮扶者的积极性。尽管兜底显示出政策善意和民生温度,但兜底脱贫如何因人制宜,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扶贫即扶人之“贫”,而人之“贫”千差万别,有的贫在条件,有的贫在能力,有的贫在志气,不一而足。精准扶贫的要义之一就是根据贫困户的具体实际,缺啥补啥,进行精准施策,进而实现被帮扶者尽其才、尽其力,最大程度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扶贫效果。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或统一入股分红“一分了之”,或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都没有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成效可能会打折扣。
  记者在调研走访中发现,扶贫工作恪守精准要求,应当力避如下问题:工作不够扎实,深入群众不够,水过地皮湿,不能真实、准确把握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帮扶过程中贫困户不理解不配合,于是工作应付敷衍,简单套用政策;图省气力、偷个懒,工作不够细致,未能提出针对性强的高效帮扶措施。时下,脱贫攻坚依然有不少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要因时、因地、因人而精准施策,切不可有“抄近路”的偷懒想法。
  从长远来说,贫困人口和地区的脱贫不是终极目标,只是整个发展进程中重要的一步。不能简单为了“闯关”,采取无法长久执行的临时性措施、短期行为。一旦临时性政策措施“退坡”,将会降低扶贫工作的效率、效益,影响扶贫工作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因此,扶贫工作不能仅仅盯着多少人收入在贫困线以下这样的简单数字,而要立足于贫困地区、群众的长远发展,着眼于补齐贫困地区的发展短板、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扶贫的政策、办法要有的放矢、重在实效,并能与未来发展、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进而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益最大化。
  从更深层次来说,扶贫不单是个经济层面、发展层面的工作,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也是干部锻炼的实践熔炉。一名干部谈到参加扶贫工作的收获时说,扶贫让他有机会、有动力、有意愿深入到最贫困、最艰苦、以前关注不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掌握了民情、民意、民风。扶贫工作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锤炼作风的一项工作。深入群众、不务虚功,必定能收获一举多得的实际效果。
(作者为人民日报山西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