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的“变”与“不变”

作者:刘 奇    来源:北京日报、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0-01-16

  作者: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 刘 奇
  亘古以来,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方方面面纷纭复杂的急剧变化使人们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特别是信息滞后的亿万中国农民,让突如其来的种种变化冲击得晕头转向,常常为之惶惑不安,方向感缺失,不知如何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社会哪些该“变”、哪些不能“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梳理清楚、把握准确的一个重要课题。
  思想观念要变,但“三农”是重中之重的价值取向不能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不能靠“一亩三分地”实现致富和改善生活条件,他们渴望走出农村享受城市生活,他们的就业空间和就业观念也随之改变,这种改变汇聚起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助推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崛起。
  但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甚至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今天,我们必须回归理性认识,摒弃“唯城镇化”的城镇化,抛弃从事农业就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努力建设好美丽乡村,真正打破城乡二元制度,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让农村成为令人向往的地方,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城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农民的就业空间如何转换,“三农”是重中之重的观念都需要坚守,“三农”的巨大价值绝不是用产值、收入这些数字指标所能衡量的。一日三餐,人人需要,这是铁律。农业的重要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民大国、农业大国、农村大国而言,“三农”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14亿张嘴,不端牢饭碗,随时都会出大事。
 生产方式要变,但遵循生态规律的路径不能变
  现代科技手段和生产要素在乡村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化肥、农药等现代要素早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近几年,甚至连手机都成了农民的“新农具”,农民用手机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包括田间管理。但现代要素在深刻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三农”发展带来诸多发展隐忧,对“石油农业”的过度依赖,加剧了土壤退化、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这种模式难以为继。
  现在,中国农业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阶段,到了必须重新思考发展模式的时候,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物思维”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的农业才有未来。从逻辑上看,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还原者,它把动植物的残渣废料包括人畜粪便分解还原再作为植物肥料进行下一轮生产。没有微生物的参与,便没有农业的生态循环。变“二物思维”为“三物思维”,是我们建设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生活环境要变,但小桥流水人家的大格局不能变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乡村生活环境要变,首要一条就是要治理“脏、乱、差”。室内室外,房前屋后,路塘沟渠,村户环境保持整洁、干净、卫生,尤其应大力推动“厕所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民生难题曾多次提出推进“厕所革命”,足见改变乡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但乡村环境要变,不能一变就变成像城市一样的高楼大厦,而应该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篱笆”的独特个性、独特魅力。乡村就是乡村,生活环境再变,也不能丢掉乡土特色,要适应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乡是城的基础,没了乡也就没了城。
  生活方式要变,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能变
  年轻一代农民都追求时尚、追求城市的生活方式,曾经的“杀马特”,今天的“漂一代的轻生活”,大多是来自农村的打工青年。这本无可厚非,但对“油腻”“佛系”“漂一代的轻生活”等城市非主流亚健康生活方式的过度追崇,就需要深刻反思了,否则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尤其在今天,对于一个有着巨大资源约束的人口大国而言,勤俭节约是每个公民的社会公德,你花的是自己的钱,浪费掉的却是全社会的资源。
  小农思维要变,但养老育小的责任义务不能变
  小农思维就是自给自足的思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服务也越来越发达多样,自给自足的经济自循环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必须打破。但不管服务业如何发达,人们应该担负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全部推给社会,社会也无法代替家庭承担责任。
  有些农村青年打着外出务工的旗号,长期脱离家庭,上不赡养年老的父母,下不抚育年幼的子女,逃避养育责任,只顾自己潇洒,为社会为家庭为未来留下诸多隐患。无论社会如何发达,养老育小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都必须承担,社会只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多一些分担。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维持家庭关系稳定的根本就在于上能养老,下能育小,代代传承。
  文化传承要变,但传统文明的弘扬不能变
  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靠先辈的经验积累,一代一代向后人传递,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技术化社会全覆盖的当下,文化的传承方式已发生逆转,年轻人头脑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首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然后再传递给老年人。回家问问儿子、问问孙子的事越来越多。
  虽然文化传承方式被颠覆,但几千年积淀的传统优秀文化依然闪光,不能丢失,必须继承好、发扬好。比如乡村熟人社会世代累积的“家园红利”,是我国乡村最有价值的优质文化资源。所谓“家园红利”,即熟人社会长期共同生活积淀的一种社会共济互助福利。它对于资源配置、矛盾调处、邻里互助、应急事务等方面的处置,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乡村人口流动的加剧,“家园红利”正在弱化,提倡、保护、支持“家园红利”的巩固,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抱残守缺要变,但闪光的人生信条不能变
  “父母在,不远游”“三纲五常”等诸多古代人生信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只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文明。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出远门要花很长时间,也没办法与家人联系,赡养父母就成了问题,今天“千里江陵一日还”已是家常便饭,尽可以远游。
  诸如此类的古训,放到今天就成了残缺的文明,不可循规蹈矩死守,食古不化。但有些人生信条是必须世代坚守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耕读传家是中国乡村最具代表性的教子方略,世代传承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农业文明,靠的就是耕读并举。云南怒江沿线的乡村前些年到处都有“上了初中,再去打工”的标语,而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任何时候都应坚守。
  小富即安要变,但量力而行的方略不能变
  吃饱了、穿暖了、口袋里也装满了,于是就整天从酒场到牌场,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或安于现状,无所事事;或四方云游,不思进取。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奋斗就不可能有幸福。物质生活富足了并不代表就幸福。奋进开拓,永不停步应是人生的追求。一些从乡村走出来的青年,往往找不准标杆,总想着学那些云端里的人物,结果会很惨。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但一定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好高骛远,盲目求大,心有余而力不足,会一事无成。故乡容得下肉身,容不下理想,只好远走他乡;城市容得下理想,容不下肉身,落得无处栖身,这种“灵”与“肉”的撕裂,是当下大多数农村青年的苦痛。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干什么,该干什么,适于干什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浑浑噩噩。
  陈规陋习要变,但公序良俗的遵守不能变
  物质丰裕了,乡村里的婚丧嫁娶、“人情礼”越滚越大,攀比之风,到处弥漫。有的人就变着法子办酒宴掏别人的口袋,如小孩出生、满月、百日、周岁、入学等都要办宴请客。有的家庭一年应付这些五花八门的“人情礼”要花几万元。又如盖楼房互相比阔,多少年的积蓄都花在房子上。乡村脏乱差的环境见怪不怪,你乱扔垃圾他乱放柴草,公共卫生不知维护。这些都需要重构乡规民约,引导改变。
  但对于国家和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一般秩序不能改变。所谓一般秩序即善良风俗和公共道德。如跳广场舞,应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强身健体也需要尊重他人。中国乡村长期生成一个人情社会,处理事情的一般规则是“情理法”,为人情做假证的事多有发生。今天是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坚守“法理情”的原则才是现代社会公民维护公序良俗的应尽责任和义务。
  人类花了一百万年才进入青铜时代,只用了几十年就进入了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世界还在加速飞旋。理清“变”与“不变”,把准方向,该变的力促其变,不该变的执意坚守,让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大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是乡村振兴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