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文化发展路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0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然而农村发展却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上。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短缺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与现代文化对接能力的缺失。

乡村振兴战略用“乡村”概念替代“农村”概念,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以期在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

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

进退失据

乡村文化困境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在于思想观念。

不少人想当然地以现代化的理论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城市建设抽走了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所以乡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

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反而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导致农村传统文化、道德伦理衰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

面对强势的“现代”,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有着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民族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

对接现代

乡村文化振兴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不能说乡村必须为城市牺牲,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必须让位给“现代文明”。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灭了乡村,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说得清中国乡村在未来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

现代化不是为了消灭乡村,更不是与自然界对立对抗,而是促进城乡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多元共生、全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这个思想资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

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

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也孕育出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文化特质,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复兴就要是激活乡村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

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文化权益,重建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

乡村本位

依托乡村自身

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如果仅仅以城市化的标准来衡量乡村,可能会得出乡村比城市落后的结论,但以文明观点论,乡村则有另一套价值。

复兴乡村文化,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才能激发农民自尊自信,挽回乡村衰败,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

进入乡村的任何人,应对乡村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乡村、理解农民的前提下进行建设。

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治理的设计是三治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

《礼记·王制》中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乡村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

乡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这些普通村民乐意共享、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形成德治、法治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动员人民,形成文化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保护传统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

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31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1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传承和使用。

2014年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公布了四批共4157座传统村落,各地也相应公布了多批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此外,还有大量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在乡村。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国屹立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

城乡互动

激活文化元素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现代文明社会也有它的弊病。

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研究称,新中国建立后曾遭遇经济发展的“八次危机”,都是通过向乡村释放产能、转移人口,帮助乡村发展来化解的。可以说,中国乡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现代化的压力,同时也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

乡村一次次向城市输送土地、粮食和劳动力,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当前,向农村投入物力、财力,不但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更能推动乡村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给乡村温度,促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但不是有差距;城乡并不对立,而应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共同发展。

人们心中总有一块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即“乡愁”“乡情”。但搞建设不是写抒情诗,城市或乡村都不是乌托邦、桃花源,不能过分浪漫化。乡村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方法和活泼的人才。

建设乡村新文化必须动员社会参与。在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上,要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下乡居住或创业发展。他们是新乡贤,他们的到来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最后屏障。中国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并在现代文明话语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可惜,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盲目崇拜,这些传统几乎被丢弃。我们应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态传统,着眼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借助生态文明战略的东风,将原有的乡村生态优势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

这个优势也被西方学者关注到。美国生态学家小柯布提醒说:“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化。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生态宜居”的前景就是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让乡村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凸显。不仅用乡村旅游吸引都市人观光休闲,也将吸引他们参与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城乡的深度融合。

总之,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在于把农村建设成新型农村。我们今天怎么做,明天乡村就是什么样。所以,乡村的未来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