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明白人”的关键:皖东农村田野调查的启示

作者:郝亚光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8-07-10

作者简介

郝亚光,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驻点安徽省来安县储茂村开展“长江小农”村庄调查。

从十年前的学位论文写作到今年的专题深度调查,从广东宗族村调到安徽长江小农调查,从滁州来安的储茂村驻村调查到马鞍山含山县张保村临时访问,从驻村的半控制式访谈到随机的自由式访谈,我深深感觉到能否找到关键明白人,事关整个调研的质量和进度。

一、老人:与村庄形态对话的媒介

我们当下所做的专题深度调查,选择的村庄大都是名不见经传,如果不是因为学术研究的需要,大家也许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中国还有这么一个村庄。对于我村庄形态的研究,在没有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只能借助老人与“形态”对话。为此,我和同学们在选择村庄时一样,在满足地理、农作等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老人多,特别是多长寿老人的村庄。

当初我们来到安徽来安时,听从县志办杨主任的建议选择具有历史感的储茂村。后想是否有更合适的村庄,便驱车将来安县南部几个乡镇(符合选点的要求)走了一圈,有些村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几户稀有,有些村庄虽有百岁老人,但听力较弱、思维混乱,最后暂定试着了解储茂村。在73岁向导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我们全面了解“板桥章”(储茂村前身)的形态之旅

二、明白老人:破解村庄形态密码的钥匙

我们利用五天时间,将储茂行政村的13个自然村中28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和几个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拜访一遍。发现有的是地主的后代,受过政治冲击,虽对我们的到访十分客气,却噤若寒蝉;有的出身根红苗正,用珍藏在家里的中华烟招待我们,却因为读书太少对我们的问题所答非所问;有的是放猪、放牛大半生,对过往的回忆只有“苦大仇深”;有的是年近百岁的奶奶,因没有出过门,对外面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有的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村干部,自有的一套官方话语,也许对我们了解村庄实态更加合适;有的退休在家种田,却因出去工作后缺少和村庄共同成长的经历;有出外工作的老人好像在退休或离休后撰写回忆录,但常常在准备动身前往外地拜访时,听到不愿听到的消息;有的连“冬学”(1949年前私塾的一种,利用冬季读书认字,一般两个月左右)都没有上过,却因为学习了一点小手艺(泥土匠、木匠、理发匠等)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能够提供生动有趣的故事;有的家境稍微殷实,读过几年私塾,平常喜欢读书看报,对家庭、村庄的历史有所了解,囿于自身家庭当时的社会地位,眼界有所限制。掌握到28位老人的整体情况后,不但对储茂村的形态有了大致的了解,而且掌握了明白老人的“明白点”,便开展下一步的访谈工作。

三、关键明白老人:重现村庄形态的捷径

在我已经开始对明白老人进行结构式访谈时,向导李老师建议再抽空去镇上拜访另外一位地主的后代,83岁,1949年前是村里的“小开”(混得开、吃得开,人人看得起)。该人家庭条件好,父亲是地主,社会地位高,还经营牛行,不但在家里见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1949年县长上任,前往其家拜访),而且经常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跟随母亲“垫桌腿”(红事、喜事请有福气的母亲去做客,跟着母亲去吃饭),因此,对村庄形态几户是了解最为全面,特别是很多事情是亲身经历,谈起细节无人能比。当我提起93岁的放猪娃时,他笑谈,“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板桥村都没有出去过,你不用问他了……”;当我谈起88岁的某地主后代,他却说,“他啊,他父亲是‘肉头地主’,和外面没有交往,他连县长都见过,你问他没用……”

随后,我又问了几个问题,发现他真是“活字典”,知道的情况比我拜访过的任何一位老人都全面、都具体。顿时感觉,找到了这位“关键”明白人,有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当然,我们的调查不能完全依靠一个人的访谈,但有了这个关键明白人,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全面“重现”村庄形态后,我们再去找其他老人访谈时,对其只言片语中的关键词,亦能迅速捕捉和深挖。在我们没有全面掌握村庄形态的情况下,在与老人访谈中提到的很多关键点,我们不是“熟视无睹”而是因为缺乏了解相关信息导致“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