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试点村规划导则》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9
1.1为推进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充分发挥全国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专业优势,使规划更好指导试点村旅游扶贫,特制定旅游扶贫试点村规划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关于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的全国56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的规划编制和相关后续服务。
1.3深化对《规划》目标和任务的认识:规划以扶贫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旅游为切入点和主要方式,以旅游发展带动试点村扶贫富民为根本目标;规划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强调扶贫的针对性、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对试点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指导。
1.4《规划》应以试点村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当地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1.5《规划》应在明确原则、范围、期限、依据等基础上,在内容上符合本导则2-8部分要求,并按照导则第9、10部分要求进行规划的编制、评审和后续跟踪服务。
2基础分析篇
2.1村情概况
2.1.1自然条件
说明对口帮扶试点村的行政隶属关系、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等。
2.1.2经济社会现状
说明对口帮扶试点村的产业经济现状与结构、村民收入水平与生计方式、农业产业特点、人口数量与人口素质,以及水电气路通讯设施、社区服务等情况。
2.2贫困现状及成因
2.2.1贫困现状
说明对口帮扶试点村全村贫困人口数量及比例,列表统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户等困难户情况。
2.2.2致贫原因
从自然条件、产业基础、资金投入、文化素质或因灾、病、学等多方面深入分析,找出对口帮扶试点村主要致贫原因和脱贫的关键制约因素。
2.3旅游发展条件
2.3.1旅游资源评价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充分发掘对口帮扶试点村的文化遗产、特色民俗、乡土风情和周边农业农耕、自然景观等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试点村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特色价值、市场吸引力等。
2.3.2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和区位交通条件,分析并合理预测规划期内客源市场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及其他结构。
2.3.3旅游发展条件
综合分析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总结试点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和瓶颈。
2.4旅游扶贫潜力
分析旅游发展对对口帮扶试点村扶贫富民的优势所在,合理预测旅游扶贫的潜力空间,列表梳理出通过旅游发展能够脱贫的贫困户并进行数量统计。
3发展思路篇
3.1发展定位与目标
根据与周边旅游区的竞合分析,明确对口帮扶试点村在中长期阶段的旅游发展定位,并确定试点村在旅游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减少、人均收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指标性目标。
3.2发展方向与路径
根据资源、市场和区位交通分析,明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应选择景区带动型、特色村寨型、城郊休闲型、休闲农业型、运动娱乐型、度假康养型等某一具体的主导方向,并提出相对明确的发展阶段、步骤和路径。
3.3主导产品与配套项目
根据发展定位和方向,策划对口帮扶试点村能够形成特色吸引的主导性旅游产品,明确围绕主导产品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项目,从而尽快形成旅游接待能力。
3.4功能分区与空间组织
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和产品项目的建设方向,对对口帮扶试点村村域空间进行科学的功能划分,并根据游客需求,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旅游服务功能组织。
配图:功能分区与组织结构图(比例1:500-1:1000)。
4旅游项目篇
4.1项目布局
在功能分区组织基础上,策划各类新建、改造等经营性旅游项目,明确各项目的位置并规范标注项目名称,形成项目总体布局。
配图:项目布局总平面图。尽可能提供全景鸟瞰图。(比例1:500-1:1000)
4.2项目建设
4.2.1新建旅游项目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实际需求,策划设计乡村景区景点、休闲农园农庄、乡村度假区、农事体验园、民俗文化园、户外运动园等旅游项目。特别是要对主导性旅游产品进行深度策划,对近期的建设项目进行深化设计,明确新建项目的建设内容、
风格、形态、规模及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配图:项目建设示意图、效果图。尽可能提供建筑方案设计图。
4.2.2存量改造项目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的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接待需求,以尊重农户意愿为前提,本着功能适用、节约集约、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出村庄农居等现存建筑的改建翻建方案。方案尽量细化,明确建筑体量、造型、色彩与材料等要求。
配图:农居等建筑改造示意图、效果图。尽可能提供几种类型或针对一家一户的建筑改造方案设计图。
4.3项目投资与建设时序
估算项目的投资规模和预期经营收益,进行投入产出分析。说明项目适合招商引资、农户自营或政府支持引导的落地路径,并提出与实施路径相配套的具体建设时序和经营管理方案。以列表形式总结以上内容形成旅游项目库。
列表:经营性旅游项目库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与规模 |
用地面积(公顷) |
投资估算(万元) |
资金来源 |
经营管理方案 |
建设年限 |
备注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5基础设施篇
5.1设施布局
在功能分区组织和项目布局基础上,策划设计各类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确各类设施的位宣并规范标注设施名称,形成设施总体布局。
配图: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图(比例1:500—1:1000)。
5.2设施建设
5.2.1旅游基础设施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实际需求,策划设计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游步道、旅游标识引导系统、旅游信息化系统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明确设施的建设风格、形态、规模及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配图:设施建设示意图、效果图。尽可能提供方案设计图。
5.2.2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发展和生产生活需要,提出道路、给排水、物流、电讯、网络、环卫、电力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方案。
5.3设施投资与建设时序
估算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规模,说明扶贫专项资金、部门和地方配套资金等建设资金来源,合理安排设施的具体建设时序,根据当地实际提出设施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列表形式总结以上内容形成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库。
列表: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库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与规模 |
用地面积(公顷) |
投资估算(万元) |
资金来源 |
运营模式 |
建设年限 |
备注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
|
|
|
|
|
|
6扶贫模式篇
6.1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设计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试点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灵活机制。尽可能结合规划设计单位已有的社会资源,引荐投资能力强的旅游专业化投资开发商、专业水平高的旅游运营管理商,到对口帮扶的试点村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让规划设计的产品项目真正落地生根。
6.2各级财政资金配套
试点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建设投入主要由招商引资等市场化方式解决,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政策性资金投入。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和当地实际情况,形成试点村申请相关政策性资金的具体方案,帮助试点村制作资金申报材料。
6.3农户参与机制设计
根据策划的旅游项目和试点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农户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旅游开发,以及“景区+农户”、“景区+协会+农户”、“协会+农户”、“以大带小”、独立经营等农户参与旅游经营的方案,并明确方案的具体 实施路径。
6.4旅游扶贫业态策划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旅游资源和潜在市场特点,策划农户易于参与、扶贫致富效果好的农家餐饮、民居客栈、农家乐、土特产品售卖、特色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乡村旅游业态,设计具有试点村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设计将试点村纳入区域旅游的线路,帮助试点村联系将农副产品销售到当地宾馆超市。
6.5开展旅游人才培训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的旅游发展需要,由规划设计单位主导,或帮助落实专业的旅游教学培训机构,对试点村村干部和旅游扶贫带头人进行产品开发、协会建设、市场推广等旅游经营管理培训,对乡村旅游经营户进行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旅游接
待服务培训,对涉旅农户进行特色农副产品、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开发等实用技术培训。
6.6对贫困户精准指导
采取“一户一策”措施,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指导,指导贫困户从事旅游接待、劳动用工和发展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等,使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
7运营管理篇
7.1整村推进的运营机制
将旅游扶贫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将旅游项目和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居民点搬迁和新农村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相结合,将扶贫试点村自身的资源、产业、劳动力优势和外部的资本、技术、市场优势相结合,设计以旅游发展带动试点村整村推进扶贫的组织模式和运营机制。
7.2加强安全与卫生管理
在安全管理上,提出自然灾害、旅游事故、经营管理危机等方面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在卫生环境上,提出村域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回收处理、污水处理、厕所厨房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7.3强化市场营销推广
设计对口帮扶试点村独特的旅游形象,制定针对性强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方案,策划设计新媒体、在线旅游、旅游节庆和媒体宣传等多种营销方式,提升试点村旅游的市场影响力。
7.4科学合理保护控制
制订帮扶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编制村域风貌控制规划,保护乡村景观和特色建筑,维护乡村意象和乡土风情。
配图:保护及景观规划图。尽可能提供景观节点设计意向图。
8规划实施篇
8.1实施组织
根据对口帮扶试点村和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提出推动规划实施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协调机制,以及规划涉及项目和设施的建设主体、运营管理主体等,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
8.2任务分解
在规划实施的领导机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后,将规划涉及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以表格形式明确每项任务实施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相关责任人及完成时限。
8.3绩效考评
由各省(市、区)旅游委(局)联合试点村所在地方政府,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考评,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提出奖惩激励措施。
9规划编制与评审
9.1规划编制
规划设计单位应深入调研对口帮扶试点村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情况,深入了解试点村贫困现状、成因扣群众意愿,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编制。每个试点村的实地调研时间不少于10人·天。在思路形成、初稿形成阶段,与试点村及其所在地的各级旅游部门积极沟通,广泛征询意见不断完善规划。
9.2规划评审
在2015年12月底之前,形成规划评审稿,并由对口帮扶试点村所在的省(市、区)旅游委(局)组织进行规划成果的评审,成果质量评定以本导则2-8部分提出的要求为主要标准。评审后,规划设计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于2016年1 月底之前向试点村所在的省(市、区)旅游委(局)提交最终成果。
10后续服务与工作考评
10.1规划设计单位的后续服务
对对口帮扶的扶贫试点村,规划设计单位尽可能提供持续的跟踪服务,包括产品和项目的深化设计、项目招商,引资建议书、扶贫资金的申报材料编制、项目建设施工的现场指导、项目的运营管理建议和对贫困户的针对性指导等,发挥公益精神,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10.2对规划成果质量和扶贫效果的考评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将根据实际需要,对规划的终期成果进行检查,对优秀的规划成果进行表彰和宣传。同时,将规划成果质量和实际扶贫效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动态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