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板 ——专访马庄村两任村党委书记孟庆喜、孟国栋

作者: 杨旭东 孙井贤    来源:徐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25

孟庆喜,1948年生,1986年到2016年担任贾汪区马庄村第四任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马庄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助推,走出了一条“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惠民”的强村之路。在他的带领下,马庄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民俗文化村”等30余项国家级奖项,孟庆喜个人也获得“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等称号。

                         

孟国栋,孟庆喜之子,20169月至今担任马庄村第五任党委书记。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原就职于徐州市文化局。2002年,回村发展马庄农民乐团,因工作出色,组织培养,后成为了村两委委员、党委副书记。20169月,全票当选为马庄村党委书记。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去年12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确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在十九大闭幕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贾汪区马庄村视察,对村里的基层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认真总结马庄发展经验,一时间马庄声震全国,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为了深入了解、探访马庄发展之路,总结、推广马庄发展经验,近日,《徐州日报》专门邀请马庄村两任村党委书记孟庆喜和孟国栋进行专访,通过这对父子、马庄两任带头人的亲身讲述,分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马庄经验,树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样板。

产业转型发展,要有个长远打算

记者:产业兴旺是一个地方繁荣发展的基础,马庄村曾经因煤而兴,厚植了发展潜力。在矿井关闭之后,马庄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实现产业强村、产业富民?

孟庆喜:农村产业兴旺,我认为就是要把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只有村集体经济做好了,才能给村里各项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要说转型,在煤炭经济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转型了。当时村党委就意识到,马庄村虽说煤炭资源丰富,但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个长远打算,我们提出“地下积累,地上发展”,煤炭收益一半用于扩大生产,一半用于发展地面经济。于是我们组建了村运输队,又先后建起了砖瓦厂、面粉厂、水泥制品厂、塑料加工厂等十多个企业,以此为依托,到1996年,马庄村组建成了省级企业集团“江苏金马燃化集团”,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快车道。2001年,国家对煤炭产业进行结构调整,马庄村3对矿井被关闭。我们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组织党员干部跑市场、引项目、学服务,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仅1年的时间,马庄村就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马庄村建成了以纺织、食品、建材、化工、来料加工为主体的15家核心企业,实现了马庄村产业转型发展。

孟国栋:近年来,潘安湖的建设为马庄村产业转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我们要把马庄村文化特色发挥出来,把民俗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依托马庄农民乐团和民俗文化表演团,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借助潘安湖景区旅游,将民俗文化和旅游相结合,集全村之力推进马庄村观光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目前,我们的“马庄香包”因为习总书记的“捧场”,火遍全国,供不应求。

1月24日,马庄香包文化大院开工建设,对香包产品进行提档升级,开发制作新产品,扩大经营生产规模,预计3月中旬建成运营,可容纳300余人同时作业,争取在2018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同时,做好农家乐一条街的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进程,计划在5月份之前沿中心街改造农家乐15户,确保农家乐正常开业运转,提高农家乐农户收入。

我们已经邀请浙江大学的专家对全村统一进行规划,做成几个功能区域和路线图,把香包、民塑、商业一条街以及民俗博物馆都规划进去,让文化、产业、旅游等在功能布局上形成一体,把民俗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强,传递文化内涵,进行更长远的发展。

马庄真美,百姓生态宜居新生活惹人羡慕

记者:马庄坐落于潘安湖畔,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凡是到过马庄村的人,无不羡慕马庄人生活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村里如何凭借生态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因地制宜,让马庄老百姓充分享受生态宜居新生活?

孟庆喜:上世纪90年代初,马庄的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村子的道路不平,绿化不整,卫生、生活设施不齐,影响了马庄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马庄村的形象。村党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整洁、统一,便于出行、有利生活的原则,对村容村貌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凡是按照规划建设别墅式楼房的,每户资助两万块红砖、10吨水泥。这样,全村共建设楼房420栋,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6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马庄村又实现了每家每户的自来水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电脑网络通。电脑、太阳能、小汽车、电磁炉、微波炉、整体浴室、整体厨房等已进入普通村民家庭。

2001年起,我带领53户党员家庭,在全村推行旱改厕,建设水冲式厕所。实施旱改水厕工程达到400户,村民水冲厕所建成率达到85%以上,一改千年来农村人蹲旱厕的习惯,成为马庄建设新农村的一个亮点。并且,对公共卫生划分责任区,并建成垃圾池,定期清理。20028月,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村党委实施秸秆气化工程,村集体先后投资70余万元,实施“秸秆气化户户通工程”。2012年年初马庄村又投资近150万元建设了全国首个太阳能沼气站,全村100多户用上了清洁高效能源。30年来,先后投资930万元,对中心村进行统一的村体改造,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铺设水泥路、安装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养殖户建设了现代化的养殖区12000多平方米。

孟国栋:2015年,结合潘安湖建设,我们实施新农村开发建设,利用空闲场地集中建设住宅区1018000平方米。2016年,我们又投资3000万元建设金马佳苑小区,解决了村里一直以来适龄青年婚房短缺的问题。2017年,马庄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修村道12000余米,总投资310余万元,又新增路灯50余盏。在村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3座,投资百余万元。为更好地营造旅游氛围,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畜禽养殖、黑臭水体、杂草及河堰的清理整治,推动马庄旅游发展。如今,马庄村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的变化,全村实现了垃圾日清日洁,清洁能源全覆盖,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


“文化强村”的振兴之路,一走就是三十载

记者:马庄是全国文明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习总书记的充分肯定。走进马庄让人感到不仅是环境优美,更发现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为实现乡风文明,马庄走过怎样的发展道路?

孟庆喜:乡村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马庄用了30年时间,才取得了如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一路走来,我感慨很多。这还得从马庄农民乐团的组建说起。

当时带领大家开矿挖煤,凭借煤炭村里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但是新问题也来了。群众缺少积极健康文化的引导,打架斗殴、喝酒赌博、偷盗被拘留的情况时有发生。当时还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土地到了户,户户有干部,不要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我当时就讲,不注重文化建设,只抓经济,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不会长久,更不会巩固。1988年,村里投资3万元购置乐器组建起苏北第一家农民铜管乐队,决定走“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惠民”之路,以此振兴马庄。

在村里,以乐团为骨干,马庄村文化活动搞起来了。我们不仅每周五晚上有周末舞会,每月1日举行全村升旗仪式,夏季有乘凉晚会,新年有春节晚会、元宵灯会,秋季有群众运动会。还有一点很重要,村里举行文艺演出,要求参赛节目一律由群众自编自演,踊跃参与。节目都是结合身边发生的事进行编排,有计划生育的、婆媳关系的、邻里和谐的、讲究卫生的,大家不光看着亲切,并且从中受到教育,效果也好。大家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家要不参加文体活动,要不就为文艺演出做准备,所以在街头打牌顶鞋底的现象没有了,打架斗殴没有了,邻里关系和睦了,马庄的村风、民风也为之一新。2001年,与贾汪其他村子一样,村里煤矿全部关闭,企业实行改制,马庄村将煤矿大门一锁派了两个老人值守,全部资产安然无恙。

孟国栋:为了给广大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好的环境场所,从2003年到2015年,村里先后建起了农民文化中心广场、民俗文化广场和文化大礼堂,不仅可以组织文化演出,还可以进行道德宣讲、技能培训、民俗展示等活动。特别是现在新的马庄文化礼堂,是2015年在原有基础上按照民俗风格进行改建。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舞台面积80平方米,设置中式座椅150把,舞台设施齐全,固定装置有灯光、音箱等,总投资120万元,集演出、讲堂、展示、培训为一体。伴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整个村子的发展实现了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多年来,马庄村无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案件发生,无封建迷信活动,无不孝顺老人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而乐于奉献、建功立业、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则层出不穷。

干群关系,说白了就是以民为本

记者:我们知道,马庄每月1日举行全村升旗仪式,每月都开党员大会和村民大会,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农村基层管理千头万绪,离不开法治、自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马庄在乡村治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

孟庆喜:我认为农村要想治理好,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按照群众的意愿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村里的钱花得明明白白,村里的事民主商议。干群关系说白了就是以民为本!

村里的重大事情和重要决策坚持做到先党内后党外。马庄村党委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党员联系户制度,加大党员的联系面。全村600多户,做到户户有党员联系,个个党员都有联系户。做到小矛盾不出党员联系人,大矛盾不出党小组,极大地密切了党群关系。

30多年来,马庄村凡是涉及村策民计的事,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都是听取党员意见,实行党员“议会制”,召开党委会,实行党委集体决策制。马庄有个“小人大”,由每10户选出一个村民代表组成。村委会的重大决策、举措都请村民代表参与表决并督促检查监督,充分保证了村民代表的权利,发挥了“小人大”作用。

村里实行民主理财村民自治。由老党员、村民职工代表共57人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村组两级民主理财成员中非党员干部的比例不低于40%。每月的25日定为“民主理财日”。这一天,由民主理财小组检查一月来的收支情况,复核各种票据,每一笔往来账,理财小组全体成员都在票据上签名后,方可通过。第二天一早,把每月的收支情况通过画廊、村“金马之声”广播和群众大会向全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孟国栋:马庄村还结合村实际依法制村,参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村规民约》《马庄村党员联系户工作条例》《红白理事会章程》《综合治理条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共21150条规章制度。马庄村的“家庭档案制度”也是一大创新,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创,并作为典范向全国推广。“家庭档案制度”规定每户建立一份档案,按照每户一年完成生产发展任务,尊老爱幼、计划生育、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好人好事等情况分项打分。村党委为家庭档案分数高的发放奖金,让他们上村里的光荣榜,给他们挂星级光荣牌,还让他们在全村大会上披红戴花向大家讲授经验,以小家庭的安宁促进社会稳定的效果。这些年来,马庄从“五好家庭”到“星级文明户”,从“十佳婆媳”到“邻里档案”,一步步建立了融洽的新型乡村人际文化。

越来越旺,马庄踏上富民增收的康庄大道

记者:贾汪香包因为习总书记的“捧场”成为火遍全国的文化产品,香包制作销售已经成为旅游富民的重要项目,除了香包产业,村里还有何举措拓宽富民增收的康庄大道?

孟庆喜:“无农不稳,无工不富”。马庄村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坚持工农联动,多年来,村里购买了履带拖拉机,添置了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机、脱粒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实现了除插秧之外的全部机械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村里每引进一个工业项目都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30年来,共在村集体企业和外来企业中安置村民千余人,取得了“引进一个企业、安置一批群众、提高一档收入”的效果。我们还支持和鼓励村民从事个体工商服务业,在马庄及其周边地区有数十位村民开起了商店、餐饮店、修理店、理发店、鲜花店,在村里大力宣传和政策鼓励下,重点发展农家乐接待示范户。

孟国栋:2017年,马庄村实现人均收入1.86万元,较前一年有所提升。现阶段,我村主要依托潘安湖湿地公园大力发展村级旅游行业。同时大力推进传统手工技艺挖掘工作,依托马庄香包创业基地,注册“马庄真旺”“真棒”“真旺”等7个商标。2017年以来,马庄农民乐团和香包产业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同比增长40%。香包公司新招募40余名香包从业人员扩大香包制作者队伍,扩大香包生产规模;流转土地1000亩,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鼓励在村企业发展、鼓励青年创业,为潘安湖婚礼小镇等私人企业提供有利条件,其中,个私企业在村租赁厂房共6000余平方米,收取租金约30万元。

我们将抓住如今马庄发展的大好时机,提升马庄影响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村内闲置厂房土地充分利用,让更多村民家门口就业,推动马庄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短评

今年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向全党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马庄村两任村党委书记在3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开拓创新,不仅赢得了奖杯,更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和拥护,交出了令马庄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孟庆喜、孟国栋作为两任村带头人,将一个贫困落后的马庄村,带成全国知名的文明村、特色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饱满的斗志、忘我的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理念,是难以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习总书记在参观马庄村史馆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他称赞马庄村班子稳定,村干部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孟庆喜父子之所以能成为好的农村带头人,正如孟庆喜自己所说,农村要想治理好,只有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按照群众的意愿办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征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直面群众,代表党的形象,传达党的方针政策,这就需要涌现出更多的像孟庆喜父子一样的好干部、好带头人,只有像他们一样以人民利益为重,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交出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载自2018127日《徐州日报》,作者系《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